扎实推进资源环境审计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淮北市审计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审计监督职责,扎实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助力淮北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五宜”幸福淮北。
一是把稳方向,深化相关制度建设。淮北市审计局围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化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截至目前,淮北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淮北市审计局制定了《淮北市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方案》、《淮北市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操作指南》、《淮北市2022-2024年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三年计划》等规章制度文件,促进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并对水、土地、大气、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开展全覆盖审计,推动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是实干担当,推进研究型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专业性强,突破口难找,很多项目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审计,从相关专业性知识,到相关法律法规,再到现场摸排取证,研学创新精神至关重要。近两年淮北市审计局先后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专项审计、河流湖泊水环境和水资源专项审计等重点专项审计工作,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11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12名,将研究型审计走深走实,深入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向未涉领域的探索。
三是招揽人才,深化大数据审计。为弥补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缺失,淮北市审计局招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审计队伍,探索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化推进资源环境大数据审计,让大数据成为审计人员手中的“利器”,有效解决了资源环境审计“覆盖难”、“挖掘难”、“核实难”等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水环境专项审计等项目中,审计人员运用ArcGIS、MapGIS等软件快速查出了基本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新建设施未经审批、河道违规养殖禽畜等一系列问题,为后续资源环境审计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
四是客观评价,科学运用指标体系。淮北市审计局在今年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共性与个性兼顾、激励与约束并重,首次运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87个三级指标,并结合审计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禀赋设置差异化指标,客观准确评价了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